

關于“2021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其他常見考點匯總!”,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編輯整理分享具體內容如下:
總結臨床醫(yī)師的其他常見考點。
1.手術前準備分類急癥手術:急性闌尾炎、腸破裂等。
限制手術:惡性腫瘤,不宜延誤。選擇性手術:甲狀腺大部分切除,疝修補術。
2.術前準備12h禁食,術前禁水4h,禁水。消化道手術:術前1~2天開始流質飲食,幽門梗阻病人應術前洗胃。
一般手術,術前應進行肥皂水灌腸。結腸或直腸手術:術前1天和手術當天清晨應進行清腸或腸灌洗。
3.術前特殊準備:患者血壓在160/100mmHg以下可進行手術,術前不需降壓藥。手術耐受性最差的是急性心肌炎。擇期手術一般在急性心梗6個月內不能行。如果出現(xiàn)腦卒中史者,擇期手術應該推遲至少2周,最好是6周。在術前準備糖尿病患者術前服用阿司匹林者,應停用7天后進行手術。
4.術后體位:在開顱手術后,如果不發(fā)生休克或昏迷,可取15°~30°的頭高腳低斜坡臥位。頸胸手術后多采用高半坐臥式,以利于呼吸和有效引流。腹腔手術后,多采用低半坐位臥式或斜臥臥位,以降低腹壁張力;污染腹腔的病人,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早改為半坐或頭高腳低位。有休克的病人,應取下肢抬高15~20°,頭、軀干抬起20~30°的特殊姿勢。
5.頭、面、頸術后4~5天拆線。術后6~7天下腹和會陰部。胸、腹、背、臀7~9天。肢體10~12天。減少縫合時間14天。
6.早期完全縫合的切口,應在拆線時記錄傷口愈合情況。切口分為三類:
①清洗切口(Ⅰ類切口),指縫合無菌切口,如甲狀腺大部切除等;
②可能污染切口(Ⅱ類切口),指手術時可能有污染的縫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術等;皮膚不容易被徹底消毒的部位;6小時內傷口清創(chuàng)術縫合、新縫合的切口再次切開者;
③污染切口(Ⅲ類),是指直接接觸污染或感染的附近感染區(qū)域或組織的切口,例如闌尾穿孔的闌尾切除術、腸梗阻壞死手術、各部位膿腫引流的手術等。
7.切口的愈合也分為三級:
①甲級愈合,用“甲”字表示,指愈合良好,無不良反應;
②乙級愈合,用“乙”字表示,指創(chuàng)面有炎癥反應,如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
③丙級愈合,用“丙”字表示,說明切口有膿,需要做切開引流等處理。
8.術后出血:胸腔手術后,血流量每小時持續(xù)流出100ml以上,提示存在內出血。
9.正常情況下REE值應該是20-25kcal/(kg·d)。
10.腸外營養(yǎng)適應癥:高位腸瘺;嚴重燒傷;嚴重感染;潰瘍性結腸炎;壞死性胰腺炎。
11.腸外營養(yǎng)中心靜脈途徑包括頸內靜脈途徑或鎖骨下靜脈途徑插入中心靜脈導管。
12.靜脈導管并發(fā)癥:氣胸;最嚴重的:空氣栓塞。
13.中心靜脈置管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導管膿毒癥。
14.如果8h后仍有發(fā)熱,中心靜脈置管應拔除導管。
15.中心靜脈置管如果24h后發(fā)熱仍不退,應選擇抗生素。
16.手術感染的分類:非特異性感染;特殊的性感染病。特殊性感染?。浩苽L、肺結核、炭疽、氣性壞疽等。
17.癤子和癤子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18."危險三角"區(qū)域不得擠壓。
19.癤子=單個毛囊的化膿性炎+紅色、腫大、疼痛的小硬結。
20.瘡=多個毛囊的化膿性炎癥+多個小膿點,有紅、腫、痛。
21."+"+"++"形切口切開引流,切口應在病變邊緣以上;"唇癰"不宜切開。
22.在急性蜂窩組織炎和丹毒中,溶血性鏈球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
23.邊界不清楚,急性蜂窩組織炎=局部紅、腫、熱、痛和紅腫。
24.丹毒=皮膚淋巴網(wǎng)絡急性感染+紅腫邊界清楚。
25.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膿液特征是:黃色,沒有異味。
26.類桿菌,擬桿菌的膿液特征是:臭味。
27.最常見的甲溝炎病原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是膿性指頭炎。
28.膿性指頭炎的臨床表現(xiàn):針刺樣疼痛-搏動性跳痛—疼痛減輕。
29.破傷風首先侵犯肌肉:咀嚼肌。對呼吸肌的傷害最為嚴重。
30.破傷風的主要藥物治療是(10,000-60,000U)。
31.氣性壞疽=傷肢腫脹進行性加重+惡臭+皮下氣腫+皮膚出現(xiàn)大理石花紋。
32.氣性壞疽的主要治療方法:徹底清創(chuàng)。
33.清創(chuàng)手術應該在傷后6~8小時內進行,而頭皮的開放傷可延長至24小時。
34.傷后6~8小時內,應爭取進行火器傷清創(chuàng),但一般不需要一期縫合,只有開放傷口引流3~5天后,視情況延期縫合。
35.燒傷面積分布情況:頭、面、頸;
36.燒傷深度的鑒別:痛而無皰疹-I度,紅斑-3~7天愈合。疼痛并且有皰疹——Ⅱ度。感覺性-輕度Ⅱ度、水皰-1~2周愈合。體感遲鈍-Ⅱ度,紅白相間,主要為白色-3~4周愈合。既無疼痛,也無皰疹,結焦痂-Ⅲ度、痂狀、樹枝狀栓塞血管。
37.早期治療:Ⅰ度:僅保持燒傷創(chuàng)面清潔,避免對淺Ⅱ度的傷害:保持深度Ⅱ度:去除水皰皮,再用內層油質紗布、外層吸水敷料均勻包扎Ⅲ度:晶體:膠體=2:1,每天生理需要量是2000ml。
39.失血量:體重×面積×1.5(兒童為2.0)40.燒傷補液量,應先快后慢,前8小時補足總量的一半。
41.急性乳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原因:乳汁淤積、細菌入侵。
42.急性乳腺炎=產(chǎn)后哺乳婦女加乳房局部紅腫熱痛。
43.乳腺囊性增生與月經(jīng)周期的作用有關。
44.乳腺纖維腺瘤=20-40歲+乳房單發(fā)腫瘤。
45.乳癌=中老年女性+乳房外上象限+單發(fā)小腫塊+無痛。
以上“2021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其他常見考點匯總!”的內容由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小編搜集整理,更多相關信息,敬請關注昭昭醫(yī)考官網(wǎng)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輔導精華欄目。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8.54MB 下載數(shù)8569 下載
7.36MB 下載數(shù)6598 下載
7.98 下載數(shù)5698 下載
請掃碼進入刷題通關模式
立即掃碼 下載資料